杂谈 Link to heading

又是新的一年,这个月也已经要过半了,最近总是回想一些过去的事情,就干脆写这么一篇博客,需要明确这是一篇非常个人的文章,内容也会比较杂乱。

Link to heading

自研究生毕业工作以来,总是会回想一些在读书时的事情。思考的原由主要自于业余时间的安排。初高中时期,业余基本都在干自己的事情,基本不会存在有特别无事做为的时间。大学与研究生期间则是沉迷与各类娱乐与定制化的系统,业余相对充裕。但自工作以来,经常就会出现无事所为的情况。这种现象以前当然也会出现,但很快就会避免了。这样的行为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因素。首先以前在业余学习的东西都非常简单,回馈性强。因此可以连续的学习下去。再加上小时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更重。而现在学习的事物相较以前更为复杂,可能要用上几天的业余时间才能解决一个小问题,因此动力会渐渐消去。对于此,需要去寻找一个能重新激发动力的方案。一定得要认同的是,现在的水平与学习能力,相较以前是成长的,并非能力的下降,而更多的原于学习内容的困难增加与深入与源动力的激励。

第二个回想的主要点在于交友。最近发现其实我并没有特别能长期交谈的友人。初中一个,高中一个,大学没有,研究生一个。而高中的这一位基本已经失去了联系,毕业后也想去其有频繁的交流,但苦于没有话题,也想尝试聚会,但苦于时间安排,最终苦于不知对方对于我的态度,渐渐得有种无法交流的感觉。最近因为这件事让我很是苦恼。

交友 Link to heading

自小到大,都没有特别关注过人际关系。从来就是身边有哪些人就和哪些人交往,然后有话题了就在一起,没有话题了就一笑而过。自大学起,开始明确了哪些是不会长期交往的,哪些是可以长期交往的,但长期交往的往往也没有持续下去。如今,开始回想过去,初中的好友会在交往是因为对方的主动,与高中时的一些缘份,让我们现在还在保持着联系。而高中的朋友,在大学初期还有连续,而读研之后就慢慢变淡。没有话题,也从未在意,再想要去交谈时,发现和陌生人没有什么差异了。在现代可以随时沟通的环境下,离别有时并非那么显然,而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。当意识的时候,可能已经无法挽回了。

要如何才能保持交流呢?我认为分享是必要的,分享自己关心的,接受他人关心的。不一定得是双方共同的话题,因为我们已经通过某一话题产生了联系,现在已经过去了相识的阶段,又何必去强求呢?但是分享要从最开始就存在,淡化的关系,就算去谈论这些是否也不合适呢?是否他人已不在想要维继这段感情呢?是否他人只会觉得烦琐呢。对方也没有向我来分享,那么我对他而言可能已是过客。可能未来的某一天,我会在很久之后才得知以前的某件事情,甚至永远都不会得知。不可强求,否则对大家都不会愉快。

最近读了维特根斯坦传。就像罗素在初期的重要,在中后期几乎不在书中出现。而像《尼采在哭泣》一书,主角通过催眠的方法意识到了自己所求,又重新取回了生活。这都是一种选择。问题在于,现实生活要从合入手呢?开始是最难的。去年有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片子,分离的乐队、重组的乐队,渴望一生的友谊。谁又不希望这种关系呢?可是,又如何去维持这种关系呢?真希望有这样一种缘份,能让我们重拾过去。但强求来的感情,又有何意义。亲密到陌生,再重回亲密感觉已不在可能,但又只能如此放弃么?放下是不易的,但更重要的是,不应轻言放下,至少需要一个能放下的理由。可以有悔恨,但不应该留有遗憾。

数据备份 Link to heading

这两日 sourcehut 被频繁的攻击。因为其不使用 js 的界面与邮件列表的开发流让我比较喜欢,近两年将我的个人项目全部迁移至此。而写这篇文章时,sourcehut 的服务器是 down 掉的,写完之后的 ci 与 page 也难以运行与同步。除此之外,再加上上述对过去的回忆,让我对数据备份有了一些想写的内容。

近日发现,我在高中时间的数据基本都丢失了。我最初的日记,是使用实体笔记本进行编写的,现在自然很好得保存在我的身边。自初三左右开始,在 win 上使用一个类 word 的一个软件编写,好像是叫 office diary。写了大概一年左右。高一使用 mac,切换到了 mac 上的一个软件,那个软件是通过 xml 格式进行存储的,但我已经完全忘记其软件名了。这两个日记的数据,在当时是有保存的。但于大学更换移动硬盘与软件期间导致了数据丢失。现在已经完全无法找回了。高三开始的日记是通过 mac 的 diary one 进行记录,一直持续到了研一。这部分数据后来导出到了 pdf,现在同时备份与我的移动硬盘内。同期还有使用印象笔记,那部分数据导出为了 html 与 pdf,现在也同样保存。现在的笔记与日记均基于 org-mode 与 git 了。会定期的归档备份。当然这个 git 仓库是纯本地的,仅在几台个人电脑间进行同步,且同步不是经过中央服务器,而是 ssh 反向代理等直接连通的方案。因此其数据丢失产的影响也会不小。不过现在已经比较注重这一方面了。

此外我还丢失过对个人比较重要的数据就是博客数据了。初高中时的博客是使用 wordpress 进行构建的,一直持续到了大学。后来切换到 jekyll,以及现在的 hugo。新的数据自然都在。因为用 git 管理,甚至是以前的 theme。但在 wordpress 时间的数据就完全丢失了。当时更换时,也没有进行数据库的备份,或者是备份了但已经找不到备份文件了。里面也有一些我个人比较重要的博客。特别是涉及到高中时期一篇对朋友的描述。虽然中间完全没有想到看那个文章,但数据的丢失还是另人心痛。说到这一点。初中时期也有过比较开心的写作,当时因为和数学老师产生了一点小冲突,写过两三篇非常长的“检讨”,但检讨里我讨论了一些当时产生冲突的原因与个人的想法,甚至是产生这种想法的推理。如果可以,真想把那部分东西拿回来再看一看呢。

小结 Link to heading

写完这篇文章后感觉心理舒爽了一些。希望我的朋友会看到这篇文章,不过可能并不现实吧。自高中来,他应该是知道我的博客与域名,而并不知道我还在更新,可能甚至不会来读我的文章。但至少让我保留这一丝的可能吧。对于过去,让我们把美好的回忆铭记于心,在不强求的前提下,尝试去找回过去的关系吧。然后注重现在所拥有的,适度的放弃,适度的保持,与适度的深入。

未来 Link to heading

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如何。我现在最希望的是有一个契机能让我和高中的朋友重新产生缘份。

对于个人的发展,工作已经快两年了,果然还是想去读博,但是又没有读博的资本与能力。还是尝试从开源项目开始,ghc、xmonad、agda、emacs、nixpkgs 这些我个人喜欢的项目,再过个一年或是两年,我回头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候,可能就会有足够的条件去申请博士了吧。不论如何,要保持自我的学习与成长。哪怕是没有在学,最低限度也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与维持接受新知识的思想,否则又与我最讨厌那类人有何区别呢?